第六章 汉之西域经略

中央亚细亚与中国之政治交往始于汉武帝(公元前14087年)之时。自汉高祖为匈奴冒顿单于所苦以来,对匈奴常采取和亲政策。到武帝时变其方针而要将其讨灭。为此,想与同匈奴有宿怨的月氏进行结盟。张骞的西使就是为了这个目的。张骞的使命虽未完成,但因此汉与中央亚细亚诸国有了互相的了解,从此开始了正式的交往。

武帝元朔7年(公元前122年),霍去病将军攻略今甘肃省甘州地方。结果此地之匈奴部将降汉,于是中国通西域之咽喉地归汉统治。汉于此地之肃州先置酒泉郡,移关东之民于此,合武威(凉州)、张掖(甘州)、敦煌(燉煌)等设四郡,使汉之势力发展到这里。另一方面又从陕西、山西方面进迫匈奴,于元狩4年(公元前119年)顷将其完全逐到漠北。但武帝并不满足于此,进而要消灭匈奴。遂又遣张骞去乌孙,打算与其建立同盟,实行东西挟击之计划。此次之同盟计划也如前次出使月氏情况一样,虽未成功,但与张骞一起来汉的乌孙使者回国后,盛赞汉之强盛。乌孙王请尚汉公主,遂达成两者之间的联合。

张骞使乌孙时,更分遣副使到大宛、康居、月氏、大夏诸国。大宛相当于今之费尔干纳(Fergana)地方,康居之势力应从楚河直到萨马尔罕一带.此等使节伴同各国之人归来,给西方诸国了解汉之事情创造了机会,燃起了他们通汉之希望。

这样,在汉与西域诸国的关系日渐密切之时,更有武帝征伐大宛之事,再次耀汉威于西方。原来汉之经略河西地方,进而招致西域各国,派张骞出使西方,其主要目的如后来经世家所说,是为了“断匈奴右臂’,控制其势力。随着逐渐了解西方诸国的情况,又产生了要得到其珍贵物产之希望。西方产品中最使武帝垂涎的为大宛马。大宛、康居一带为产马之地,早已见诸希罗多德之记载。武帝为得其马,不断遣使求之。大宛厌之,又加上汉使之横暴,遂杀之。武帝遂不顾道路之困难,派军远征大宛。太初4年(公元前101年),依大宛之请,签订和约后才返师。于是汉威光及于远近各地。这时,原持观望态度的乌孙和康居,也不再惧怕匈奴而与汉通好。但西域诸国中,天山南麓的东边地方向处于匈奴势力之下,妨碍汉与西方之往来,昭帝时在此处施行屯田制度,常住汉兵以保护往来使者,供给食粮。但汉威遍及西域是宣帝神爵二年(公元前60年)郑吉任西域都护时。此时匈奴在西域之势力已衰落,天山南路各地全部归服汉朝,汉在这方面已不受匈奴威胁了。

天山南路诸国,即狭义称作西域的地方,当时有三十六国,后来更分为五十余国。这些所谓的国不过是以城邑为中心的小块地方。其中没有能将它们统一的势力,它们分别隶属于匈奴或汉,其中最有名之国为最靠近汉的、无论到天山南麓的所谓北道诸国,抑或到昆仑山北麓的所谓南道诸国都要经过的楼兰(今罗布泊之南,武帝时改名鄯善)。沿北道有车师前国(今吐鲁番附近)、焉耆(哈喇沙尔)、龟兹(库车)、姑墨(阿克苏)、温宿(乌什)、疏勒(喀什噶尔),沿南道有于阗(和阗)、莎车(叶尔羌)等。汉西域都护驻龟兹东之乌垒城,统领以上诸国,同时督察乌孙、康居等外国。统领诸国的都护在政治上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匈奴势力及于这些地方,保护以西诸国与汉之间的交通贸易安全,并不追求从这些地方征取过重税物的经济上的利益,也不过多地干预当地之实际政治。这比起匈奴治下的苛敛诛求来,更合于诸国的利益,所以西域诸国更常愿归属汉朝。这样从第一任西域都护郑吉以来,整个汉代任西域都护者共有18人,其间汉的威令行于西域。到王莽篡位并对西域诸国采取轻侮态度,遂招致诸国之不信任,诸国中又有出现通匈奴而叛都护的情况。

不久汉室复兴,起初行闭关、断绝与西方交往的政策。此时西域诸国相争,其间匈奴又伸其势力于此。明帝时,在从事讨伐匈奴的同时,又开始西域的经营。把其全部生涯献给这一事业的班超,于和帝永元3年(91年)又约略达到了目的,成为坐镇龟兹的西域都护。但东汉的西域经营无一定之方针,整个东汉有所谓“三通三绝”之事,到桓帝元嘉2年(126年)顷以后汉威已达不到西域了。